English

科学哲学家巴什拉

2001-03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将二十世纪称作“科学的”世纪,应该说名符其实。这不仅因为二十世纪有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成就,而且因为科学通过技术手段,转化为前所未有的物质力量,给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。难怪人们赞叹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!科学渗入人类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,几乎成为“真理”的代名词。然而,如何解释这种由科学笼罩的文化面貌,却始终纠缠着哲学家。科学本身的发展,也对传统的科学观念提出挑战,引起种种怀疑。譬如,科学权威的基础是什么?科学的本质是什么?科学精神是什么?科学的论断在什么意义上是真理?科学有无局限性?所有这些问题,构成二十世纪哲学的主要论题,哲学似乎也以科学为轴心旋转。于是,科学哲学兴起,成为世纪的显学,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主导地位。法国哲学家巴什拉,就是这一哲学思潮的一个关键人物。尽管巴什拉生前未得到学术界的应有重视,尤其在英语国家,但近些年,他似乎被重新发现,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他对科学和知识的精彩论述,不能不说底蕴深厚,独具只眼。

巴什拉一生关注的哲学基本问题是:科学的进步如何可能?可以说,他的整个哲学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。这种提问方式本身,足以表明他与其他科学哲学家的思想进路大相径庭。一方面,他以为科学史是研究科学理论的根本要素,逻辑分析的根源很难局限于某种静态的逻辑结构,明显偏离罗素与弗雷格开创的分析的科学哲学;另一方面,他对科学的知识形式充满信心,试图证明科学进步的客观性质,显然又不同于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的历史相对主义。因为在巴什拉看来,科学史并非经验的历史,并非建立在经验事实逐渐积累的基础上。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,其本质是理性关系的进步,其逻辑发展形式绝不会随着历史的偶然衰落而倒退。因此,科学发展的逻辑是一种“判断的历史”(judged history),必须依靠某种规范背景,必须借助当今的科学真理才能展开。现代科学的价值也就是科学史的价值。没有一劳永逸的科学史,每个新时代必须重新建构新的科学史,其逻辑发展结构则由抽象的科学程序决定。这也是巴什拉何以特别重视数学的理由。

按照巴什拉的理解,科学精神始终包含数学的内核。所谓“建构”,意味着科学理论或科学体系的建立,其基础既非前科学的直觉经验,亦非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,而是数学演算以及数学系统。科学只有凭借现实的数学方法才能获取知识。数学方法使科学独立,与哲学形成对照。自然科学的数学化拒斥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,蕴含一种新的主客体关系。由于数学,前科学的给与(given)统统为理论所感染,不再纯粹;由于数学,前科学的天赋原则为公理所取代,不再至高无上。因此应该说,自然秩序是我们运用自己的技术手段插入的。建构过程和实验装置不仅建立科学理论的先天架构,而且也为科学提供了对象领域,因此驱逐了传统的主客体关系。在巴什拉眼里,根本没有笛卡儿意义上的科学基础。知识的确定性在于关系结构,依赖于科学群体的理论应用和理论实践,依赖于建构过程本身。

科学世界的独立自主也是相对常识世界而言的。前者关涉科学思想,后者则关涉前科学的日常经验,或想像。二者彼此对待,其间有一断层,即巴什拉所谓“认识论断裂”。这种断裂导致科学建构的每一步都是非连续的。不过,想像能力亦是理智生活的一部分,试图介入科学的抽象过程,形成所谓的“认识论障碍”。障碍的意义并非完全负面的。想像与科学的关系,就好像无意识与自我的关系,潜在地影响自我,却不属于自我。因此,巴什拉认为,科学思想与前科学经验之间的张力,属于客观知识的“心理分析”领域。这里深入科学精神的内部,触及科学建构与日常生活或文化传统观念之间的心理冲突。认识论障碍如同本我(id),有其内在结构。研究这种结构,是对客观的科学精神进行心理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认识论障碍不是科学发展的外部因素,仅从外部干扰科学的发展,相反,它们参与了科学的建构过程,构成反衬背景,突显科学理性的作用与历史。巴什拉以法国哲学家的独特视角和鲜明气质,早在二十世纪上叶,便为科学哲学乃至整个哲学开辟一条新的思路,颇有超凡越圣,独运匠心之气势。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,很难用简短的文字表述清楚。庆幸的是,最近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《巴什拉传》,为我们理解巴什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。

关于巴什拉的传记,国内至今已经出版了两种。还有一种是此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理性与激情》(弗朗索瓦·达高涅著,尚衡译)。目前这部传记是由巴利诺撰写的,其特点在于资料翔实,内容丰富,语言生动。洋洋40万字(《理性与激情》仅有4万字直接描述巴什拉),溯本求源,旁征博引,详细描述了这位伟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想。译者顾嘉琛教授和杜小真教授娴熟而流畅的译文,将活生生的巴什拉呈现给读者,让读者能够感受巴什拉跳动的思想脉搏,“随着巴什拉生活的变化而欢乐、悲哀或赞叹”(译者序)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